看了他的广告数据,最近7天广告带来23个订单,广告的CPC只有$0.20,广告的ACOS也只有9%,再看他店铺的订单情况,最近7天,店铺里三款产品,订单总数是472个。 看完上述数据,我给这位同学的建议是,什么都不用动,维持现状就好。
为什么什么都不用动呢?
原因很简单。 从广告的角度,广告的ACOS只有9%,广告是赚钱的状态,另一方面,广告在总订单中占比不到5%,绝大多数订单来自于自然流量,这是很好的一种状态,也是很多卖家梦寐以求而不能实现的一种状态。 当订单主要来自于自然流量,同时广告的ACOS很低,这基本上算是运营的一种理想状态了。
我给孵化营的同学上课时反复强调,在表现好时,最佳的状态就是维持不动,很多卖家不理解,总是觉得不做一点什么动作仿佛没做事一样,其实这是错误的思维。表现好时,不动,就是最佳策略。亚马逊的运营如此,其他任何事情也都是如此。
这位同学问,那在什么情况下再动呢?
我说很简单,每个卖家都期望把自己的销量再往上冲一冲,把自己的业绩和利润再放大一点,你在维持当前运营状态的情况下,出现三种情况时,就可以逐步调整:
第一、按照原有螺旋的节奏,随着销量的上涨、BSR排名的上升,把价格逐步提升,放大利空间;
第二、尽量确保不断货,如果运营中面临断货,就要把“小步慢跑”的提价节奏调整为“小步快跑”,断货前,要赚取超额利润;
第三、关注自己的卖家中心后台,如果有符合参加7天秒杀(BD)的情况,在确保有利润/有库存的情况下,要积极参加秒杀,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秒杀可以让你的Listing上一个台阶。
我顺便提醒,也许一次秒杀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我们有时候会有错觉,觉得7天秒杀之后排名又下滑了,但也不要忘了,有可能的情况是,参加秒杀之前,你的排名是第10名,秒杀中,你的排名上升到了第3名,秒杀结束后,排名下滑到了第6名,相比秒杀时的第3名,当然是下滑,但相比秒杀前的第10名,很明显是上升。如果是,下个月再参加一次秒杀,销量和排名再上升一轮,一步步的,就可以登顶了。
但很多卖家的错觉在于,总期望一天都能吃个胖子,咋可能呢!
稍微有点时间概念就又会发现,多次参加秒杀的过程中,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Listing的权重也在随着权重的沉淀一步步提升。 沿着这个问题,有卖家在问:可否找服务商连续报秒杀呢?
我的答案是:我不懂,也不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