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关于类目审核的课程以及魏老师讲的多轮螺旋递增打法,在课后学习了螺旋打造1和2,然后魏老师给予店铺产品的指导意见,对于下面的几点感觉尤其强烈:
1、 体感在我们亚马逊的经营过程中尤其重要。
首先在于日常运营表格的记录,让我培养成了看数据,并结合数据感受数据的变化过程,并根据变化提出自己的操作看法(还需要魏老师的指导和更正)。
其次在我们的选品上也存在体感的问题。今天已经进入了孵化营学习的第三周了,在前面的时候魏老师讲过我们需要每周对于感兴趣的类目的5个维度进行查看,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然后魏老师还讲过我们需要选尽量多的产品来寻找选品的感觉。
我本周开始进行第三轮的大类目的5个维度的查看,发现现在作为一项工作越来越熟练了,我选择了7个大类目进行查看。我做好了每天的计划争取每天看1~2个类目,一周看完我所要看的类目,由此可以看出其实选品也是一个需要体感的项目。
再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在上周开始记录每天的To do list,发现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最后没有完成相关的计划,因此我在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项目,以及时间分配后,今天我发现基本完成了计划内的工作并有所超出。(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这其实也是一个体感的问题。
那么怎么寻找体感呢?我觉得体感来自于我们日积月累的重复工作的积累。只有我们经历足够多,我们才能有更好的体感。
2、 运营是一道算术题。
回看我选择的品,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踩在了选品的坑里面-盲目选择高质量导致了高成本,这个高成本包括了生产成本,也包括了产品打造过程中的广告花费等的故事。真是感觉魏老师讲的就是我的事情一样,那种心情真是难以表达,不过相信有了这么强烈的感受,我就一定能学好魏老师的多轮螺旋爆款打造方法。
3、 运营也是积累的过程。
其实也可以说是权重一步步增加的过程,适用于爆款打造过程中产品权重的积累,广告权重的积累,同时也是生活中的积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魏老师为什么能讲好多轮螺旋递增的课,就是因为他积累的多,经历的多,看到的多,所以我们需要一步步学习,一步步打造我们的sku,相信爆款最后也会拥抱我们。
3月1日 魏金心得
1.田忌赛马
A、核心即在产品质量刚刚好的情况下通过错位竞争和方法策略达到比对手更有竞争的优势。
B、具体做法: a同等价格,更多数量;b同等数量,更低成本,更低售价;c链接上,提供高质量的图片和优秀文案;d定价上,中等售价、中等偏下售价、且逐步向中等偏上的售价过渡,做到“同等价格品质最好,同等品质价格最低”。
2.远离侵权
A、侵权的结果轻则链接受限,重则账号受限资金冻结,更甚可能有法律纠纷。所以选品之初首先要规避的就是侵权。
B、避免侵权的解决办法:
- 多询问供应商,根据询问结果综合判断,有侵权倾向果断放弃;
- 平时多和同行卖家交流,多关注和阅读相关侵权案例,增加识别产品侵权的敏感性;
- 培养行业常识以及版权专利的保护规则,避免无知自信;
- 学会美国商标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两个网站的查询方法。
C、高危侵权产品:卡通公仔图案,比基尼,乐高玩具,苹果周边,面具,婚纱
D、无法投放广告的类目及产品: 成人用品,烟草相关-水烟袋,烟灰缸等,纹身类
E、收到相关“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简称TRO的邮件,意味着着你的资金已经被冻结。
今天为止已经学完选品的三个底层思维,我自己理解的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避免侵权是前提,田忌赛马是策略,刚需制胜是基石。如果选的产品侵权,你前边所有工作将是白费,甚至还可能造成损失。如果你选的产品非刚需可能会踩各种的坑,可能钱花了很多广告投了很多,产品仍打不上去半死不活。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这也是很多人转了一圈,才发现还是要刚需制胜。
2月27日 魏金心得
刚需制胜五要素:
a用户对产品的的功能性需求大于对外在个性需求;
b产品功能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c用户对产品诉求是“我需要”,而非“我喜欢”;
d单SKU或少SKU, 而非“多SKU”;
e有指向清晰精准的关键词
补充要件1:
产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产品偏冷门百单左右;消费者不以产品的体验感来评判产品的好差;产品功能尽可能单一
补充要件2:
产品可组合创新给消费者想象空间;产品非时令,可保存,低迭代,高复购,季节性不明显;小而轻,非大而重
补充要件3:
a选标品不选非标品;
b尽量避免大礼包,关键词多杂,流量不聚焦;
c不易碎,不变质,不是危险品,不是受限类目;
d产品垄断率低,类目没有大卖把持;
e产品传递爱和美
记在脑子里,以后在选品的时候才会顺势使用,所以总结了要点,希望自己可以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