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边我有提到,亚马逊的运营主要包括四个模块:选品、优化、站内广告和爆款打造,这一篇,来聊一聊爆款打造。 爆款打造是亚马逊平台的一个典型特征,别的平台可以靠铺货取胜,但要想把亚马逊做好,则只能靠打造爆款。
一个店铺,少量的几款产品,能够打造出几条热卖的Listing,就可以说是运营得不错了。小爆款是小成功,可以有滋有味有自由,大爆款是大成功,一条Listing一年赚上几百上千万也不在话下。 爆款人人期望,但并不是每个卖家都能够实现的。 谈及爆款打造,曾经市面上有一种风潮,产品上架之后,靠刷单/测评/黑科技/站外促销+站内广告结合的方式,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出单,但缺点也特别明显,前期投入大,违规操作,风险大。2021年五六月份亚马逊秋后算账批量斩杀的那批明星账号,基本上都是这般手法操作。
因为我们自己的运营团队从来不做假动作和违规操作,我自己在分享过程中也不讲违规黑科技玩法,所以,对于这拨人的这般操作,我没有发言权。但可以看到的是,经历了2021年的深刻一课,当前亚马逊平台上的违规操作少了很多,也收敛了很多。 除了违规操作黑科技打造爆款,另一种比较主流的方式就是低价切入螺旋式打造的方法推爆款。 亚马逊平台的螺旋式爆款打造法源于我在文章和分享中的提法,但还真不局限于亚马逊平台,在后来和其他平台卖家的交流中才知道,国内的淘宝天猫平台,螺旋式打造也曾是主流玩法,殊途同归。
当然,我早在2017年就提出亚马逊卖家可以通过螺旋式打造爆款,而且在这几年我们自己运营中以及在辅导学员时也一直传播此方法,但真正被行业传播进而引起争议是在2021年年中前后,因为亚马逊平台内卷严重,螺旋式低价启动的打造方法成了首当其冲的替罪羊,我也被一些蠢货称为“螺旋老祖”。 经此一役我个人在行业内是声名大振,虽然非议不少,但名字也确实响亮了很多。 对于争议和非议,我是不太在意的,但每每看到那些不学无术的榆木疙瘩们瞎逼逼,总替他们痛心,一个人不学习还固执己见才是其成长路上的最大阻力,就像《三体》中的那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反正我看到那些骂着我以一己之力拉低了亚马逊整个平台价格水平的卖家能够持续做亚马逊并赚钱的不多,而用了这个方法并赚到钱的卖家却不在少数。
我想强调的一句是,截止到我写文章的2022年2月初,我们自己运营团队依然用螺旋式打造爆款,风生水起。 至于具体的螺旋式打造法的细节,感兴趣的可以阅读《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我不在此赘述。 https://file.daihuo.qq.com/mp_cps_goods_card/v34/index.html
我想提醒的是,2021年底,亚马逊调整了A9算法,低价虽然还有效,但超低价则不行。在新规下,超低价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操纵销量、扰乱市场定价,所以,在定价上,需要更有策略。 另外就是,在亚马逊新的算法体系下,增加了用户画像这一要素的权重,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即便你的价格很低,也会因为用户画像不同未必会仅凭价格这一要素而展示在所有消费者面前。所以,在低价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用户画像这一要素。 第三点是,很多卖家因为语言水平有限,习惯性的全面抄袭竞争对手的文案,文案抄袭除了会导致侵权之外,还会造成亚马逊系统给予的权重偏低。
亚马逊A9算法更多的是“喜新厌旧”,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卖家在写Listing文案时,尽量能够写出产品的新特性、独特特点、差异化的卖点等,以此来增加Listing被系统抓取和收录的可能性。同时,在价格设置上,也要尽量打破惯性的“.99”思维,如果竞品都是“.99”,你给自己的定价定为“.98”、“.97”兴许就是加分项。 关于爆款打造,我更多的还是建议大家能够回到商业的逻辑和人的逻辑,当你能够想明白商业逻辑是怎么回事,人的逻辑是怎么回事,方法也基本上可以无师自通了。这一点,可以阅读我在上一篇中提到的换位思考的四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