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 of water under blue and white skies

有同学询问:

魏老师,请教一个问题,我有款枕头产品退货率很高,有些人觉得它太软,但也有人认为它太硬了,还有另外一些人觉得它有难闻的气味,但也有人觉得没有这个味道。有什么好的办法去降低这个退货率吗?现在高的时候有20%的退货率,平均也有10%左右,太高了。 

对于这种产品,我个人的感觉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上述反馈的所有问题都是消费者个人的直观感受反馈。对于这种个人体验感强的产品,每个消费者的背景不同、感官不同,最后反应出来的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这类产品,可以这么说,不是你的产品有问题,而是没有达到消费者的感受期望值。 

以我自己买枕头的经历为例,我个人曾经在不同的商店买了4个枕头后,才有了一款常用的枕头。和网购不同的是,我可是在线下实体店亲自用手摸体验手感、用鼻子闻看有没有异味、直接躺在床上试枕看是否舒服等等,而且还有意回避了价格便宜的那些,即便如此,我依然在四次选择之后才勉强觉得舒服。 

是枕头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 

是我的问题吗? 

你所面对的消费者必然会有比我更挑剔的。 

比如,你甚至会遇到豌豆公主型的客户呢! 

在选品上,我一直不太建议做个人体验感强的产品,因为面对这类产品,每个人的体验各不相同,作为卖家,你是没有办法来平衡和满足所有消费者的。 

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感受不好,就会退货,就会差评,就会开AZ,给作为卖家的你带来的结果就是更高的退货率、较差的账号绩效表现、更多无从安放平添成本的不良品。 

而且,一旦选择个人体验感强的产品,就必须准备多个SKU才可能满足尽可能多的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你喜欢红色的,我喜欢蓝色的,你需要8寸的,我得10寸的等等,对于卖家来说,准备多个SKU就会导致库存备货翻番,成本也翻倍,而销售往往会回归二八规则,80%的好卖,20%的不好卖,不好卖的积压下来,又稀释了卖出去的那部分的利润。所以,不好玩儿。 

也正基于此,每次讲到选品,我总是提醒,尽量选择刚需类的产品,刚需制胜。 

这不是说一说就行了,不是记住一个粗浅的概念即可,而是要深入骨髓,烙印在行动上,虽然个人体验感强的多SKU呈现的产品也能够有销量,也能够卖得好,但为了更稳妥的赚钱,我要选择相对容易操盘的刚需类的产品。仅此而已。 

有同学说,刚需的产品竞争也激烈呀。那只是因为你选品不够努力而已。

如果你能够把亚马逊41个一级类目下的Best Sellers榜单逐个查看且每周查看,如果你能够不仅仅看一级类目榜单还会关注二级、三级、四级类目榜单中的Best Sellers,如果你能够时刻保持敏感听到一个词、看到一个产品时立马试着去搜一搜看一看,如果你脑子里面积累下几千上万款产品的大概情况,你就不可能选不出适合快速打造而且确保赚钱的产品。 

很多卖家总是感叹选品难,几乎清一色的是看过的产品数量太少,脑子里没货,当然难。 

这就好比你刚锻炼了2天就感叹腹肌难练,那是肯定的,但你去问问持续锻炼了3年的人,腹肌难练吗?他们往往不会觉得有多难,说到底,就是一个量的问题。 

我在给孵化营上课时说过两句话,“量大是制胜的关键”,“数量是最重要的质量”。如果你觉得这两句话击中了你,不妨将其抄下来,记在笔记本上,记在脑子里。如果面对这两句话你没有任何感触,你依然懒于行动却觉得选品很难,那我们俩就只能彼此呵呵了。 

因为每天都会解答一些不认识的网友卖家和参加过我的培训的学员们运营上遇到的问题,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刚运营三五个月就开始稳定盈利的长足进步者,也有运营了三年还停留在幼稚阶段的“老新手”,如果一定要说这些卖家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用心、努力和付出的多少。 

在谈论职场时有一句扎心的话,工作5年的老员工找老板涨工资,理由是,“我已经工作了5年,积累的5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工资也应该涨一涨了”,老板的回复是,“你觉得自己有5年的工作经验,我看到的却是你把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使用了5年”。 

工作上还有上司、老板、制度的约束,但如果你走在创业的路上,恐怕已经没了这份提醒,没人给你预警了,如果这样,再不用心一点,不更努力一点,说实话,创业的过程当然可以过得轻松,但结果可能就不那么轻松了。 

结果不会陪你演戏,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没有付出或者假装付出,恐怕也只能是零蛋收获。 

作者 跨境电商赢商荟

微信公众号:跨境电商赢商荟 推送跨境电商新闻,分享跨境电商干货,传递跨境电商技巧,揭秘跨境电商黑幕。365天,每天更新不断,您口袋里的跨境电商小助手

发表评论